武警部队领导看望萧克,说他儿子萧星华表现很好,萧克:不要乱说_王金平_工作_武警部队党委
1983年,萧克的儿子萧星华从国家体委调入了武警部队,虽然换了工作,但他的岗位并没有改变太多。这次转岗,萧星华与父亲萧克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长谈。萧克语重心长地告诫他:“不论你身处哪个岗位,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立足。你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你自身的能力和素质。无论你做得多好,我都不会为你的工作说一句话,能做到什么程度,就做到什么程度。同时,这也是组织对你的信任和关怀,给你机会为党和国家贡献力量。记得要心怀感恩,也要懂得回报。”
萧星华出生在抗日战争的岁月中,那个时期,萧克作为一名战士,忙于征战四方,根本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家庭。于是,萧星华被寄养在老乡王金平家中。虽然父子见面的机会少,但萧克通过严格的家教,将自己的家风深深植入了萧星华的心中。
有一次,萧克从行军间隙特意抽出时间去探望萧星华。那时萧星华还年幼,但已经懂得自理。萧克抱着他,语重心长地说:“现在敌人四处侵略,我们物资紧缺,你可以跟着爷爷奶奶去挖野菜,如果找不到小米,也可以和奶奶一起去扒榆树皮,那是可以食用的。小米很宝贵,每一粒都不能浪费。家里人吃什么,你也要吃什么,记住,要靠自己养活自己。爷爷奶奶替我们照顾你,是因为他们有着革命的情感。”
展开剩余72%尽管当时萧星华还不到六岁,但他深知父亲的这些话背后的深意,也正是这些教诲陪伴他度过了艰难的岁月。那个时候,敌人一边扫荡,一边封锁,百姓常常饱受饥饿的折磨。萧星华常回忆起,当时村里有22个和他同龄的孩子,最终能活下来的,只有他和另一个孩子。他能够活下来,完全是因为牢记了父亲的教诲,不仅能忍受艰难环境,更学会了如何依靠自己生存。在他记忆中,榆树皮成了生活中的“美食”。
萧克不仅教育萧星华要自食其力,还通过实际行动教会他懂得感恩。在日常的行军间隙,萧克总是带着萧星华回到王金平家。有时,他甚至会在王家住上几天,并不断告诉萧星华:“你要记住,他们是你一辈子的亲人,未来你一定要报答他们。”
在萧克的影响下,萧星华确实把王金平一家视为亲人。他一直保持与王金平的亲密关系,直到王金平去世。在王金平生病时,萧星华是唯一一个常常照顾他的人;王金平去世后,萧星华仍然与其子女保持着紧密的联系,把他们当作亲人一般对待。这一切,都正是萧克所希望看到的。
进入武警部队后,萧星华担任了纪检工作。他为人正直,严守原则,秉公办事,得到了武警部队党委和纪委的高度评价。
有一次,武警部队的领导前来探访萧克,除了汇报部队的工作进展外,还特意提到了萧星华的表现,称赞他说:“老首长,萧星华在部队的工作表现非常出色。”然而,萧克打断了领导的话,摆摆手说道:“你们不要这么说,他有什么特别好的表现呢?他没经历过真正的战争,也没有经历过生死考验。实际上,他的表现很普通,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夸赞的。你们不必夸他,我心里明白。”
当然,萧克的话并非出于谦虚,萧星华的确在武警部队有着不小的贡献。事实上,他凭借着自己的表现,在部队中获得了少将军衔,这也让他的父亲萧克感到欣慰。
1996年,萧星华的军旅生涯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。凭借他不懈的努力和出色的工作表现,晋升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。有些人开始建议萧克,认为只要他稍微为儿子说句话,萧星华的晋升几乎是板上钉钉的。毕竟,萧克作为一位开国上将,他的资历在当时堪称最为深厚,若他能给相关部门打个招呼,萧星华的晋升无疑会更加顺利。
然而,萧克对此事非常谨慎,他明确告诫那些人:“星华能够走到今天,确实非常不容易。但是,我之前跟他讲过,前进的道路是他自己走出来的,我不会为他做任何决定,这是我的原则,也是我们家族的规矩。我认为,星华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,应该感到满足了。与革命时期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相比,他已经是幸运的。少将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了,如果组织认为他可以继续做出贡献,那就继续干,如果没有更高的机会,那就高高兴兴地退休,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。”
1997年,萧星华正式退休,退休后的他专注于传承红色文化,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。
发布于:天津市热点资讯
- DNF: 全职业8W5名望榜单出炉! 剑魂断层第1, 专家“太香”了
- 武警部队领导看望萧克,说他儿子萧星华表现很好,萧克:不要乱说_王金平_工作_武警部队党委
- 演员高鑫:结婚18年不做饭不洗碗,钱交给妻子管,他才是人间清醒
- 宿松警方巧用“微信定位”成功救援3名被困游客
- 想和你一起过这个春天
- 若无缘围甲卞相壹损失近百万, 韩国棋手整体损失可能超千万
- 藏着江南的“古桥之乡”!遍地博物馆,逛吃不腻,好吃到藏不住了
- 作为八大古都之中的洛阳和开封,谁才是河南美食界真正的天花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