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着江南的“古桥之乡”!遍地博物馆,逛吃不腻,好吃到藏不住了
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万泰注册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注册登录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你的位置:万泰注册 > 新闻动态 > 藏着江南的“古桥之乡”!遍地博物馆,逛吃不腻,好吃到藏不住了

    藏着江南的“古桥之乡”!遍地博物馆,逛吃不腻,好吃到藏不住了

    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3:07    点击次数:102

   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习惯,每到一处,一定要走走当地的博物馆,有的还会一去再去。就像小说《三体》中冥王星上的地球文明博物馆成为了地球存在过的证据一样,博物馆也是我们存在过的证据。

    我们去博物馆,可以欣赏美,可以寻迹历史,也可以学习窥探一个更大的世界。

    上个月底,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(文物局)公示了2024年湖州市“博物馆小镇” 名单,共11个乡镇(街道)。

    当“博物馆”遇见“江南小镇”,又会有怎样的惊喜?

    趁着桂花正香,秋意正浓,走进了“博物馆小镇”之一的双林。

    在湖州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古镇应该是南浔古镇,殊不知在南浔这片土地上还有一个被隐藏的小众古镇,双林古镇。

    2019年双林镇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。从杭州出发,练杭高速或湖杭高速转申嘉湖高速,一个多小时光景就能到。

    当地人告诉我,双林镇别名也叫镇。那是因为在先人们眼中,老镇的市井地形像一只向南腾飞的,更有不少建筑因之命名,如路、楼、桥等。

    清人姚荃汀在《双溪棹歌》中咏云:“日出烟消水道长,仰看凤尾化鼍梁。何人附尾翔云表,东瞰姑胥南古杭。”可见双林人对此吉祥地形是引以自豪的。

    “在双林遇见另一半江南,这是我们现在的口号。”同行的姑娘沈夏霞,是在当地镇子上负责宣传工作的,土生土长的双林人,带着我们在古镇的弄堂、桥边穿来穿去,丝毫不会乱了头绪。

    深深长长的巷子,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,年逾古稀的老人在慢悠悠的喝茶,墙面早已斑驳,路边的青苔也已经翠绿翠绿。

    在这里能让人内心安静,沉淀下来。

    “这两年,我们也引进了旅拍、咖啡、茶室等店铺,让来逛老街的年轻人也有奶茶喝了。” 沈夏霞笑着说。

    这大概是我见过

    最美的三座古桥

    图 | 金国华

    古镇不大,慢悠悠的两三个小时可以逛完。

    名声在外的就是双林三桥。三座桥都在一条河道上,均为三孔薄墩薄拱实腹石拱桥,空间水平相距不到360米,为江南仅有。

    位于中间的是化成桥,在其东面225米处是万元桥,在其西南面122米则是万魁桥。

    三桥的北侧,挨着的有东岳庙、水镜寺,也就是一个寺庙一个道观,旁边还有个基督教堂。

    其实除了这三座桥,周边还有金锁桥、大小虹桥等。

    图源 | 双林镇

    据《东西林汇考》记载,历史上的双林古镇有桥125座,这些桥可以追溯至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。

    双林古镇至今还是“江南古桥留存集中区”,所以古镇也被誉为“古桥之乡”。

    图源 | 双林镇综合文化站

    当地人告诉我,三座桥也叫“三姐妹桥”。大概意思就是三个姐妹造了三座桥,帮助老百姓们过河用,颇有种善良民风传承感。但其实,它们的意义不止于此。

    化成桥上至今还保留着一篇志载:“桥畔向缆客船,多乘夜行,谓之夜航埠。桥上设立灯杆,灿烂如昼。四方商贾望杆云集。”可以看出曾经这里是多么的热闹。

    | 南浔区委宣传部供图

    现如今,这三座桥也是网上火出圈的日落日出打卡点。

    远处天边的一缕金光洒向河面,渲染了整个河道,河上的三座古桥和不远处的文昌阁依次排列,居民推或骑着车从化成桥上路过,头顶是一群飞鸟,飞来飞去的,场景真的极美。

    文昌阁 | 图源:双林镇综合文化站

    “这条河道是我们当时去上海的航道,所以会很热闹,旁边还有个分水墩,后期也做过水上加油站。”双林人都会知道一句俗语,“游过三十六码头,难过双林塘桥头。”

    这到不是说船只到这边生意难做,而是引出了当地另一个文化,双林戏曲。

    图源 | 双林镇综合文化站

    在当地,京剧、越剧都很流行。

    旧时,戏班到各处巡演,叫“跑码头”。双林南北客商聚集,来的戏班也多,因为戏班来得多,双林人看戏特别精。化成桥的南堍有座古戏台,戏班在台上演戏,一招一式,一板一眼,稍有差池,必然会招来一阵倒彩。

    据说当年很多叫得响的角儿,都在这里栽过跟斗,所以,才会有“难过双林塘桥头”之词流传。

    现如今,随意在古镇上溜达,也会看到唱曲儿的当地人。

    当然,你若是有兴趣,也可以到塘桥头的老戏台,每逢重要传统节日,这里便会举行戏曲表演。老戏台初建于明嘉靖年间,现在是以旧修旧的状态。

    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

    各种历史文化名人馆

    在双林,一定要了解的是绫绢,一种有着“轻如晨雾,薄如蝉翼”之美誉的丝织品。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。

    可能是外婆辈在当地绫绢厂上过班,骨子里就会对它更为好奇。

    “湖州市双林绫绢厂是当时国内唯一的自织自染的绫绢专业生产厂,那时候的订单不用推销,是别人上门求着排队的。” 郑小华,是湖州云鹤双林绫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,也是2000年绫绢厂体制改革的时候买下的老场子,“我17岁就来厂子工作了,早些年镇子上的女工都是以织绫绢为荣的。”

    现在的厂子还在以前的地方,门口的牌子也一样没有换过。厂房里依旧有序地在进行绫绢加工。

    “手工技艺生产流程工序是很严密的,主要有:浸泡、翻丝、整经、络丝、倂丝、放纡、织造、炼染、批床、砑光、检验整理等大小工序20余道。但这项技艺传承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。” 郑小华告诉我,现在厂里有30来个工人,年纪最小的也都46岁了。

    现如今他女儿郑依霏开始挑起了大梁,把厂子的一部分改造成了绫绢产品售卖点,“以贴近年轻人的角度去设计产品,除了文创产品之外,也包括日常使用的衣服、包包等”,三楼则是“绫绢游园会”,主打的就是开展一些体验活动,同时也把这项非遗技术带进了校园。

    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用来复制深藏在院内的数千幅古旧字画的“耿绢”就是双林绫绢新品。2007年的时候被北京奥组委认定为制作奥运获奖证书材料单位,2021年冬奥会喻意冰块和雪花的三色绫绢图案也是由他们设计的。

    再走个十来分钟,就可以到古镇的费新我故居、虹桥弄蔡宅(双林镇名人馆)、周文清艺术馆逛逛。

    古朴的房屋建筑沿河而建,米行埭、港北埭、西荡埭、坝桥埭、木匠埭、油车弄、财源弄、九思弄等古巷民居穿插其中,散发着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和各种历史文化信息。

    | 蔡宅

    几个场馆都在古镇区域,很有文化气息。会有固定的展览和不定期的研学活动。

    | 周文清艺术馆

    另外一个费新我艺术馆略微离的远些,可以离开镇子前去转转。

    目前馆内有费新我作品200多件,周文清作品300多件,沈炳麟先生捐赠的文物有30多件,全国各地名家作品600多件。

    图源 | 双林镇

    倒不是一次性都能看到,馆长胡韵告诉我,接下去会有场馆升级的大动作,争取把这些作品,还有镇馆之宝早点给大家做特展展示。

    双林好面

    绝对一绝

    “以前这里的酥羊大面真是赞,白烧羊肉用线扎起来、蒸得酥透,当作浇头放在面上。桥口这边卖定胜糕,旁边是烧饼摊。那家糕店都要提前几天预定才行。”

    “对对,我记得以前放学后最喜欢去买油炸的萝卜丝饼。”

    故乡真正给人的羁绊是什么?一定是食物。双林的面馆,更是当地一绝。

    中午去吃了阿毛传统面,用本地人的话说,阿毛啊,阿东啊,他们的面都很好吃。

    店里的招牌是虾爆鳝面,26元一份,面随意加。虾爆鳝默认是干挑的,浇头全部现炒,黄鳝片放油里炸透,再跟虾仁一起炒。

    湖州方言里把“炸”叫做“爆”,小时候我最爱吃“爆鱼”,尤其是外婆刚炸出锅的脆脆的香香的,后来才搞明白,此“爆鱼”非彼“鲍鱼”,而是放油里炸过再红烧煨汤的草鱼。

    面,是细细的碱水面,煮完还带一丝硬芯。

    双林面,面是配角,浓墨重彩的现炒浇头才是主角。本质上来说,跟吃盖浇饭没啥两样,每一根面条、每一粒米饭,都被浓郁的酱汁包裹起来。

    “浇头现炒”是双林面的特色,也是双林面的灵魂。一碗面,不仅有河鲜卤味,更有时蔬拌菜。虾仁,咸菜,鳝丝,酥肉,牛筋,小排,鸭肠...热炒回锅,干挑伴汤,无不例外都是双林人的最爱!

    所以来双林,一定要吃面。

    除了阿毛家的,还有阿东面馆的青椒肉丝虾仁面,虹桥面馆的黄鱼鲜虾面,江江面馆的腰花虾仁面,大强面馆的黄鱼面,阿祥家的双林羊肉面,富强面馆的鳝丝套肠面……一个镇子上,可以数出十多家有名有姓的面馆,还各有招牌。

    旅行贴士

    双林古镇门票:免费

    古镇停车场:30分钟内免费,2小时内收费5元,后3元/小时,24小时收费最高30元/辆。



    TOP